一、单位可不可以构成诈骗罪
诈骗的对象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了一些欺骗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的经济利益,但并不是或者并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不构成欺诈。
诈骗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欺诈,在形式上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虚构事实,一种是隐瞒真相;本质上是导致受害者陷入误解的行为。
主题元素。本
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主观因素。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单位不属于共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可以构成集资诈骗、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保险诈骗等金融诈骗犯罪。
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何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根据《刑法》第151、152条的规定,骗取大量公私财物构成诈骗罪。个人骗取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属于巨额。
三、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可不可以构成诈骗罪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条
【单位刑事责任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条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和其他法律的具体规定有其他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编辑:张文华 北京大瀚律师事务所 律师咨询电话:15600006628 )
湖南刑法刑事律师事务所 (http://www.mylsfw.com/xingfaxingshi)提供邵阳市刑法刑事24小时律师电话微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