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

转 倒签劳动合同能否免于支付两倍工资

发布日期:2023/4/9 阅读量:249  来源于:  http://www.mylsfw.com/

在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形: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又与劳动者补签了合同,而且合同的期限也往往会将前段未签合同的期间予以覆盖。

      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是否能够豁免用人单位支付两倍工资的法律责任?,一、典型对比案例,典型案例一:,(一)案情简介,刘某于2009年4月1日进入上海某机械公司任销售总监,入职后双方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

      直到今年1月27日公司才与刘某协商补签了一份期限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的合同。

      3月1日,刘某从公司离职。

      5月7日,刘某向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该公司支付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1月27日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共计122946.42元。

      ,(二) 裁判结果,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补签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故被申请人在主观上不存在故意不与申请人签订合同的恶意,申请人亦认可补签合同的事实。

      并于8月6日作出不予支持申请人请求的决定。

      ,典型案例二:,(一)案情简介,2007年10月12日,俞某进入上海闵行某公司担任仓库主管,入职时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

      2008年5月21日,公司与俞某补签了期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的合同,确定俞某的月工资为1800元。

      2008年11月18日,俞某从公司离职。

      2009年2月20日,俞某向上海市闵行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支付其2008年2月1日至同年11月18日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18000元。

      ,(二) 裁判结果,2009年7月7日闵行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由公司支付俞某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5月20日期间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6558.60元。

      公司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诉至上海市闵行区法院。

      上海市闵行区法院认为,俞某原系公司的工作人员,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合同。

      《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合同的,应当自《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案中,原、被告于2007年10月12日即建立劳动关系,而双方于2008年5月21日才补签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该规定为法律规定的强制要求,对用人单位来说无免责理由,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合同的,无论后来补签的合同是否包含此期间,都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

      2009年8月27日,法院判决由公司向俞某支付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5月20日期间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6545.45元。

      ,二、案例评析,劳动合同补签后能否免除支付两倍工资的责任,对于倒签劳动合同能否免除用人单位支付两倍工资的责任,实践中对此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开始时用人单位没有及时签订或者续签合同,但在事后已经补签,而且还将之前的期限予以了覆盖,劳动者也没有因此遭受经济损失,因此用人单位不需再承担支付两倍工资的责任。

      上述第一个案例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采纳的就是第一种观点。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用人单位事后通过补签的方式将之前的期限予以了覆盖,也未给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但是仍然不能豁免用人单位支付两倍工资的责任,上述第二个案例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采纳的就是第二种观点。

      ,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据此应将“双倍工资”和“补签合同”视作是用人单位承担的“同时并列”责任。

      ,《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的本意是促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惩罚不签订或不及时签订的行为。

      事后补签并不能抹杀在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

      不能免除之前未签合同的责任。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 唐付强律师),在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形: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又与劳动者补签了合同,而且合同的期限也往往会将前段未签合同的期间予以覆盖。

      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是否能够豁免用人单位支付两倍工资的法律责任?,一、典型对比案例,典型案例一:,(一)案情简介,刘某于2009年4月1日进入上海某机械公司任销售总监,入职后双方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

      直到今年1月27日公司才与刘某协商补签了一份期限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的合同。

      3月1日,刘某从公司离职。

      5月7日,刘某向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该公司支付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1月27日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共计122946.42元。

      ,(二) 裁判结果,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补签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故被申请人在主观上不存在故意不与申请人签订合同的恶意,申请人亦认可补签合同的事实。

      并于8月6日作出不予支持申请人请求的决定。

      ,典型案例二:,(一)案情简介,2007年10月12日,俞某进入上海闵行某公司担任仓库主管,入职时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

      2008年5月21日,公司与俞某补签了期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的合同,确定俞某的月工资为1800元。

      2008年11月18日,俞某从公司离职。

      2009年2月20日,俞某向上海市闵行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支付其2008年2月1日至同年11月18日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18000元。

      ,(二) 裁判结果,2009年7月7日闵行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由公司支付俞某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5月20日期间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6558.60元。

      公司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诉至上海市闵行区法院。

      上海市闵行区法院认为,俞某原系公司的工作人员,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合同。

      《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合同的,应当自《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案中,原、被告于2007年10月12日即建立劳动关系,而双方于2008年5月21日才补签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该规定为法律规定的强制要求,对用人单位来说无免责理由,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合同的,无论后来补签的合同是否包含此期间,都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

      2009年8月27日,法院判决由公司向俞某支付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5月20日期间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6545.45元。

      ,二、案例评析,劳动合同补签后能否免除支付两倍工资的责任,对于倒签劳动合同能否免除用人单位支付两倍工资的责任,实践中对此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开始时用人单位没有及时签订或者续签合同,但在事后已经补签,而且还将之前的期限予以了覆盖,劳动者也没有因此遭受经济损失,因此用人单位不需再承担支付两倍工资的责任。

      上述第一个案例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采纳的就是第一种观点。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用人单位事后通过补签的方式将之前的期限予以了覆盖,也未给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但是仍然不能豁免用人单位支付两倍工资的责任,上述第二个案例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采纳的就是第二种观点。

      ,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据此应将“双倍工资”和“补签合同”视作是用人单位承担的“同时并列”责任。

      ,《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的本意是促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惩罚不签订或不及时签订的行为。

      事后补签并不能抹杀在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

      不能免除之前未签合同的责任。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 唐付强律师),来源: 中工网-浙江工人日报


湖南劳动工伤律师事务所 (http://www.mylsfw.com/laodonggongshang)提供邵阳市劳动工伤24小时律师电话微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回到顶部